“我们跑了很多家医院,检查评估都做了,去过的每家医院诊断结果都是一样的,给出的建议只有康复治疗。到你们医院后采用的手术康复一体化治疗,孩子有了很大的进步!”患儿家属激动地说。
多学科的综合诊疗让患者“一站式”看多个专家,这种创新的诊疗模式极大地提高了诊疗效率,精准为患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。
手术康复一体化打破了传统单一康复治疗的局限,为脑瘫脑病患儿带来了新的希望。术后孩子在多个关键方面的进步,不仅改善了其自身的生活质量,也极大地减轻了家属长期以来的心理负担和照顾压力。
患儿小豪(化名)刚来到深圳华侨医院时,找到肖宏教授专家团队。肖宏教授为患儿小豪初次会诊时,了解到儿现3岁2个月,唤名反应差,眼神交流差,有言语交流障碍,需求时会叫人,需求用肢体动作表达;有多动、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。
并且从家属的描述中得知,患儿有需求不能满足时会大喊大叫、攻击他人、苦恼撒泼,偶有自言自语。经过各项检查与评估,初步诊断为脑发育不全,言语和语言发育障碍,儿童孤独症。
展开剩余74%针对患儿的病情,专家团队随即展开多学科联合会诊,讨论建议,并考虑到患儿从发现病情到现在还未进行过系统性康复治疗,现为患儿制定“手术康复一体化”治疗方案。
外科手术考虑颈动脉外膜剥脱术(CPS),该术式通过剥离颈动脉外膜,让狭窄的血管“松绑”,将发育缓慢的脑功能提供动力。所以这个术式能够有效“加速”脑瘫脑病儿童康复,从而帮助脑瘫脑病儿童改善语言发育障碍、认知落后、多动等情况。
治疗方案确定后,肖宏教授专家团队为小豪进行术前检查与叮嘱,后安排手术。手术过程顺利,手术剥离颈动脉周围交感神经网,切口仅3cm,术中出血不足10ml,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手术创伤。
术后患儿第二天就能正常活动、进食,康复治疗也同步介入。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康复计划,从语言训练、认知训练到行为矫正,每一项都有条不紊地进行。在这段时间里,患儿小豪的眼神对视、语言、认知能力都有进步。
查房医生检查小豪术后情况时,小豪家属分享:“小豪在术后,有了很明显的进步。比如他现在眼神对视好了,能够看着别人,并且会叫人了,这在以前是从没有过的。他的生活自理能力也有了提升:在第二次手术后,孩子已经能够自行穿戴尿不湿,这在过去是做不到的。”
对此,肖宏教授表示颈动脉外膜剥脱术(CPS)在治疗构音及认知功能障碍方面确实独树一帜,创伤也小,对患儿日常生活、康复训练及心理健康发育都有明显的益处。该术式能快速改善大脑供血、供氧,促进脑发育、增强脑功能,从而改善患者的流涎、语言、智力等一系列现象;该术式创伤小,创伤口仅3厘米长,安全性高、无副作用且效果立竿见影,最短一天可见!
医院采用的手术康复一体化治疗模式,整合了多种专业资源和治疗手段,形成了一套更为全面、高效的治疗体系。这种创新的治疗模式或许能够为更多患有类似疾病的孩子提供借鉴,推动相关医学领域对于脑发育迟缓、言语和语言发育障碍、儿童孤独症以及智力低下等病症治疗方法的进一步探索与发展。未来,医院也将继续深入研究和优化这一治疗模式,期望帮助更多患儿实现更大程度的功能改善和生活自理能力提升,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,拥有更美好的未来。
颈动脉外膜剥脱术
本次肖宏教授专家团队为患儿小豪(化名)采取的手术治疗方案为颈动脉外膜剥脱术(CPS术),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微创术式:
颈动脉外膜剥脱术原理
通过切除颈动脉周围交感神经网,可使颈总动脉、颈内动脉及颅内动脉扩张,增加颅内脑血流,改善大脑血液循环,并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,使得一些处于临界状态的神经元细胞在不同程度上恢复功能,促进脑发育,全面改善患者大脑的功能;
促进大脑发育,减少脑内兴奋性神经递质释放,调节神经的兴奋性,可以全面改善大脑的功能,增强智力、语言能力、认知能力,降低肢体的肌张力(尤其是上肢)。
颈动脉外膜剥脱术适应症
(1)、脑瘫引起的扭转痉挛、语言、智力障碍
(2)、紧张性痉挛瘫、手足不灵活、行走不稳、流口水
(3)、核黄疸引起的痉挛瘫,共济失调、多动症等
颈动脉外膜剥脱术手术过程
采用气管插管全麻后,取双侧胸锁乳突肌中下内侧缘纵形切口,长约3cm,切开皮肤、颈阔肌和颈前筋膜,暴露颈动脉鞘,分离颈总动脉与颈内静脉间隙,然后在显微镜下环切颈总动脉外膜2~3cm,切除神经周围结缔组织。
发布于:广东省股票线上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